最近本田的研发部门与3D软件专家Autodesk展开合作,设计了一款曲柄轴部件,并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,从而实现车辆轻量化并提升发动机燃油经济性。
曲柄轴在汽车发动机中起到关键作用,该部件能够将活塞摆动转化为旋转力,因此对于耐磨损度有着较高要求。曲柄轴的外形必须耐受燃烧压力,且随时维持转动平衡。上述因素导致曲柄轴的设计大致定型,在漫长的发动机发展史中,曲柄轴都未有过大的变化。



目前使用3D打印技术大规模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壮举,几乎没有厂商可以完成。据业内人士透露,目前大众只有90台3D打印机,主要用于制造罕见零件的备件。但大众曾表示今后将采用3D金属打印技术大规模生产汽车零部件。

如果大众率先实现了这一目标,那么必将引发汽车零部件,乃至整个汽车生产制造的重大变革。使用3D打印技术生产汽车零部件,除了成本低、效率高之外,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已经停产多年或极其稀有的车型,找零件很难并且价格不菲。而现在可以按需、以合理的成本,使用3D打印技术生产出指定的部件。保时捷就用这种工艺为其老款车型生产了约30个零部件,要是用传统方式制造工具生产这些零部件的话,成本将高得令人望而却步。有了3D打印技术,汽车厂商们是开心了,但汽配厂商的危机却来临了。


当3D打印成本越来越低,技术越来越成熟时,整车生产企业不再需要汽配厂商大批量供货,而是提供研发设计服务即可,大量一线生产工人会被打印机替换掉。


现在只是产生变革的开始,一旦像大众汽车预言的那样,3D打印技术大规模生产零部件的趋势难以避免,那么传统汽配厂商跟不上变革的脚步,就必定面临被时代淘汰的命运。